在九把刀網站逛到這篇文章
哈,一整個很有fu
跟我做心理測驗只挑結果好的讓自己開心一下好像~~~
下面是九把刀的原文
中學時大家都很熱中玩心理測驗,報紙上的,筆友雜誌上的,甚至還有專門蒐集心理測驗的實體書在班上桌底傳來傳去。每次在課堂上偷偷做完一個有趣的題目,就會有人遞過紙條問我:「喂!我猜你剛剛是選C吧?」我回寫:「林老師咧,我選的是A!難道你選C?」一場小討論於焉開始。
後來網路時代來臨,各式各樣的心理測驗題目直接在網頁上就可以點選,題型也越來越辛辣、活潑、無厘頭,而提供的答案也很令人噴飯。越KUSO的題目越多人踴躍回答,有的還可以算出你的前世是哪一種植物,或是你前世的離奇死法。
於是我的bbs留言板上經常充斥這樣的現象:只要有人順手將心理測驗的題目放在網路上,幾乎每個做完的人都迫不及待將分析的結果回文在網上,希望讓別人看看他們是什麼樣的人──但這些人顯然並不對其他人做完分析的結果感興趣。
那時我才恍然大悟,為什麼上了大學,我對心理測驗突然冷感起來,覺得那種東西超瞎的原因。作心理測驗時最怕寂寞,如果沒人問我結果是什麼,我答題就提不起勁。但別人怎麼會對我的答案感到興趣?往往只是希望我回問一句:「那你呢?你選哪個答案?」
話說心理測驗不管準或不準,好像都沒什麼用。我們鮮少會聽到一個人瞪著雜誌上的測驗專欄、苦苦思索針對自己的分析答案所為何來,而是直截了當的兩句話:「真的很準耶!」或「什麼嘛,一點都不準!」
你瞧,所謂的心理分析根本不能幫你找出一個不認識的你,你自己是什麼樣子的自己最清楚,也老早就清楚。既然如此,你幹嘛花時間作心理測驗?由此可見心理測驗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僅僅是打發時間的娛樂,附帶功能則超級盲腸──請你用你對自己的認識,幫忙確認這個心理測驗準不準!
兩年前,我受邀參與一場談論創意的聯合座談會裡,聽到一個定期定量生產心理測驗的講師回憶他的「出題經驗」。他並非心理學本科系出身,窮極無聊在網路上設計有趣的小心理測驗,網友的點閱率居然很不錯,因此受到雜誌邀約開始職業出題的生涯,最後還紅到了大陸,年收入上百萬。
成名之後,他有點惶恐自己的專業遭到質疑,於是努力進修,一頭燒想考進心理學相關系所,好把文憑擺在牆上供養──這位心理測驗「專家」顯然是多慮了。
一旁聽講的我則大受啟發,回家後哈哈大笑寫了一段毫無根據的心理測驗,印成小冊子當作新書「殺手」裡的贈品。而現在我也來寫上一段。
請問:烈日高懸,正從7-11走出來的你,看見一個正在十字路口賣玉蘭花的老婆婆慢慢走近一台黑色轎車,轎車將玻璃慢慢降下。此時老婆婆突然從花籃裡掏出手槍,朝車裡砰砰開了兩槍。
你會?A,一切都是幻覺,嚇不倒我的。B,打電話給邱毅爆料,說你終於找到是誰射的兩發子彈。C,機警拿起手機,第一時間拍下遭到槍擊的車子車牌。D,日行一善,大方走過去跟老婆婆買玉蘭花。F,左顧右盼尋找藏在某處的綜藝節目攝影機,大叫:「媽!我上電視啦!」
答案在這邊,自己連連看喔。答A的人:很愛看電影的你,很有自信能在關鍵時刻接下子彈吼!答B的人:能毫不猶豫做出這種判斷,你家裡一定堆滿購物台的分期產品。答C的人:你是白癡。白癡,白癡,白癡。答D的人:好人好狗運,萬中選一的練武奇才,就是──你!答F的人:你是個堅強的、土生土長的台灣人,什麼困難都擋不了你啦!
至於問為什麼沒有答案E的人,吼,這麼龜毛,很不適合玩心理測驗!
0 意見:
張貼留言